笔趣阁>仙侠修真>汉世迷殇>第八回 射苍狼大难不死 恋旧情有缘无分(五)

忽律丹见刘玉亭皱眉思索,半天一言不发,显得十分尴尬,倒也不再继续为难他。

只见他接着缓缓地说道:“你们大汉儒家学说的条条框框太多,仔细想想,其中哪一条不是为了把人性限制得死死的。其目的无非是把所有有个性的子民变成思想单一或是干脆不会思考的奴隶,各个忠君爱国,任帝王和官吏宰割。如果帝王根本不在乎他的子民,只是把他们当成顺服的绵羊,毛长了就来剪上一剪,肉肥了就直接来上一刀,全然为了满足自己这一小部分人的穷奢极欲,却还让子民誓死效忠天子,效忠大汉,这份愚忠不尽也罢。李陵如此将才,却得不到重用,最后被逼得阵前降敌,正是因为君不爱他,他又怎么去忠君。”

刘玉亭从小便被灌输儒家思想,如果不是自己惨绝人寰的身世和洞悉宫廷官场中的种种丑恶无耻,断然不会接受忽律丹如此叛逆无道的想法。

但是当他身遭众多劫难之后,听了忽律丹这一番言论却有如醍醐灌顶,顿时想明白了自己平日里懵懵懂懂半知半解的许多事情。

是啊,如果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劳有所偿,只是为了自己的熏心私欲便横征暴敛,甚至随意涂炭生灵,那这个帝王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他的子民忠君爱国呢。

想明白此点,刘玉亭顿时对忽律丹另眼相看。心想,想不到此人不仅武艺出众,而且心思缜密,深思熟虑,不会人云亦云,竟和自己的兄长张望之有些相像。

他不禁说道:“忽律丹这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难题迎刃而解,真是敬佩之至啊。”

提力汉见他二人说了许多,又是帝王又是子民的,自己却始终是云山雾罩,听不出半点头绪,便插口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我一点也听不懂,还不如去找些酒和肉来,让我们尽情畅饮歌舞,庆祝今日战胜了雪豹。当然你们也别再提那些让人听不懂的烦人琐事了,倒煞了好心情。”几人听了提力汉这一番话,不禁哈哈大笑。

快乐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充满生机的夏日就在这几个小伙伴兴致盎然的相聚中不经意地悄悄溜走了,气候渐渐凉了下来,风沙也开始不断侵蚀骚扰这片美丽迷人的草原。

吃了一个夏天的牧草,羊儿变得圆滚滚的,马匹也长得膘肥体壮。

哲古塔一家马上就要向南迁徙,回到阔别已久的双河城郊外的家中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提力汉三人和忽律丹到了就要离别的时候了。

临行前,几个少年依依不舍地开始互赠礼物。

忽律丹早有准备,首先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玉牌送给提力汉,并向他说道:“别小看这块玉牌,以后若要遇到匈奴士兵为难于你,只要亮出玉牌,必定可以化险为夷。”提力汉接过玉牌,只见那玉牌雕工精美,触手温润,是由一块难得的美玉所制成,上面用匈奴语刻着“右大都尉忽律丹”几个金字。

见到忽律丹赠送自己如此贵重的礼物,提力汉大为感动。

然而他只是个普通牧民,身上并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作为回赠,无奈之下,提力汉只得把自己多年用惯了的长弓递给忽律丹,说道:“这把弓虽然不是用什么珍稀金贵的材料制作而成,但是一直跟随我多年,我将它视若生命,留给你做个纪念吧。”忽律丹接过长弓,见那长弓的弓身被提力汉常年不停地使用摩挲,不仅光滑异常,更是乌沉沉地像是已经注入了提力汉的神力,他不禁叫了声“好弓”。

和提力汉互赠完礼物后,轮到了刘玉亭,忽律丹拿出一把样式别致的银刀说道:“虽然我们匈奴和大汉之间连年交兵,但是却无碍我和你之间的情谊,这把银刀是我常年佩戴在身上之物,希望你将来回到大汉时见到此物能够想起远在匈奴的朋友。”

刘玉亭接过银刀,见那刀鞘上镶嵌着五六颗拇指大小的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显得异常珍贵,然而他的心中却比提力汉还要尴尬。

自从刘玉亭被擒来到车师之后,身无他物,虽然他已在哲古塔家呆了半年,然而整日不愁吃喝,却也没置办过什么像样的贴身物品。

正在难堪之际,刘玉亭突然想起自己怀里一直收藏着的一瓶还未开封的金乌草解药,那另外一瓶在长安时已给程远志用过并留在了吕健身边,想到这里,他急忙从怀中把装有解药的瓷瓶掏出,对忽律丹说道:“这就是那致狼王死命的金乌草毒的解药,我在大汉长安时无意中得到,你将它收好,将来万一误中了此毒,也好及时救治。”忽律丹接过瓷瓶,回想起狼王死时的悲惨模样以及金乌草的恐怖毒性,不禁喜出望外,赶紧将它收入怀中。

最后,忽律丹走到了依古娜面前,一向潇洒大方的他却突然变得有点扭捏起来,犹豫了半天才从怀中掏出了一支金簪,簪花却是一对鸳鸯在自由自在地戏水,他对着依古娜说道:“这个送给姑娘。”依古娜见到那鸳鸯金簪,自然明白了忽律丹对自己的倾慕之心,虽然草原儿女对男女之防不像大汉中原那样拘谨,但也不由得大羞,红着脸把怀中自己珍藏的一块丝绢递给了忽律丹。

这块丝绢还是哲古塔从大汉回来时特意带给依古娜的,上面绣着一个正在织布的汉家少女。

依古娜虽然一直依恋着刘玉亭,但是见到另外一个样貌和本事都不输于他的异族少年对自己表达爱意,却也是心中高兴。

状态提示:第八回 射苍狼大难不死 恋旧情有缘无分(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