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脸谱下的大明>第五百四十章 建城
为此事写碑记。

呃,张时彻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刚强秉直,曾任兵部侍郎,后受严党排挤,又触怒嘉靖,被连降两级。

嘉靖三十三年,以南京兵部尚书兼浙直总督的张经被押送入京弃市,徐阶举荐同年张时彻起复,就任南京兵部尚书。

但仅过三年,严党以京察大肆打压徐阶同党,张时彻知晓难以避免,索性在嘉靖三十六年初京察之前,挂冠归乡……与他同列“东海三司马”,也是徐阶同年的屠大山就是前车之鉴啊。

东海三司马还有一人就是范钦,历史上“天一阁”的创建者。

恰逢年后绍兴府遭倭乱,归乡的张时彻被困于山阴县城,倭寇攻城甚急,几近破城,钱渊率戚继美所部百里驰援,力保山阴不失,就此和张时彻结下一份交情。

后来就是张时彻向钱渊推荐宋继祖的……这人在历史上一点名气都没有。

其实张时彻原时空是嘉靖三十四年就倒了大霉,百余真倭犯南京,被丢出来背锅的就是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张时彻,从这儿算,他还欠了钱渊一份人情呢。

这边说的兴高采烈,但那边汪直众人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是什么意思?

通商之地就选在侯涛山,现在山顶建城驻军,或许还要架上火炮,这等于在海商的脖子上悬了一把刀。

这是什么?

这是赤(裸)裸的不信任!

不过汪直的脸色很快回转过来,是啊,信任从何谈起?

汪直难以信任官府,同样的,官府也难以信任汪直。

没有选沥港,而是坚持选侯涛山为通商之地,主因就是钱渊因为不信任。

只要封锁住出海口,侯涛山立在官军掌中。

瞥见汪直那边众人的神色,钱渊踱了几步过去,噗嗤笑道:“早就说了,今日暂且歇息,明日再登侯涛山,非不听劝,何苦来由?”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章 建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