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危险啊孩子>三一五、紧张:中央批复“要严肃查处”
。到了后来,腼腆的申平终于说话了:“越说越输,不来了。”

夏天和周天真脸带微笑,收了牌档。而陈作业则气咻咻地看着申平,不久便准备睡觉了。

次日上午九点多,火车到了江西吉安,大家下了火车,迅速坐上旅行社安排的大客车往井冈山急驰。在车上,导游结合客车行进的地点,开始讲些井冈山的掌故。

在山脚。汽车准备爬山时,导游介绍说:“井冈山的发现和起名源于早年从广东兴宁姓罗、姓蓝的两个到这座大山谋生的人。话说广东兴宁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现在全县有100多万人口。在广东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无兴不成市。’也就是说。在全国稍大一点的地方,就有兴宁人在那里做生意。可见他们谋生创业和吃苦耐劳精神是令人感叹的。这罗、蓝两人早年上得山来,发现在高山之上不但有不少的井,而且还有潺潺流水,就像一条不小的河流。也就是说。山上有井有江。于是两人一商量,就把这座山叫做‘井江山’。中间那个‘江’字是江河的江,因为在客家话当中,江与冈是同一个音,后来这山名才演变为现在的井冈山。”

中午一时多,大家顺利到达井冈山。

导游安排大家草草地吃了午饭,到旅馆放下行李,组织参观北山烈士园和博物馆、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等历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的悲壮业绩。

回到住处,夏天和喜欢旅游的申平上到旅馆顶楼的阳台上。观那四周的山景。举目四望,井冈山的山是青山,而那水的确是绿水。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甚至到了自来水管里流出来,都是沁凉沁凉的。夏天他们到来的季节应该还是夏季比较灼热的时候,一打开那自来水洗了手,就不忍关掉,真是一个美的享受!

在观赏了一番山景,拍摄了两张远景照片之后。夏天即景哼出宋人辛弃疾的《江城子》作为对山景的赞美: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吟完,夏天对申平说:“只可惜,现在是夏季。是没有雪的,也不是腊梅在开花,而是大红花、杜鹃花,除此以外,一切如辛老夫子词中所说。”

晚上,陈作业等人沿着当年朱德军长挑担的小路走了一回。

在夜色中。四人逛在井冈山的道路上,时间很快到了晚上十点钟,夏天对陈作业说:“井冈山有什么特别的小吃,让我们开开眼界?”

陈作业爽朗地说:“我们问问老乡。”

这话正好被跟在后面的一个本地人听了个真切,不待陈作业开口,他便热情地说:“你们是外地来的吧?要尝井冈山的土产,我带你们去,尝尝我们井冈山特有的山鼠是什么滋味。”

于是,大家很高兴地跟着这位江西老乡到了他的家里——也算是一个小饭馆,品尝起他们的特色菜来。只见这老乡拿出了他们自产的小锅米酒,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红焖山鼠,甫一开盖,只闻山鼠的骚味比那黄鼠狼的骚味有过之而无不及。四人一边慌忙用手当扇子扑打着将要不断窜进各自鼻子的味道,一边尴尬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被人骗了一般,随即对视而笑。

后来,夏天笑着说:“我们这次来井冈山是红色旅游,体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你们别看这山鼠有骚味,也许当年红军战士连做梦都想吃上一顿呢!来吧,既来之则安之,我们用它下酒。”

就这样,这顿又骚又韧的山鼠宴就成了夏天、陈作业、申平、周天真在井冈山上,脱离旅行团自个儿开小灶吃上的唯一小吃。

第二天,旅行社组织大家到五龙潭游览后来到黄洋界。

这地方就是当年红军主力第二次反“围剿”中冒险进军湘南导致“八月失败”,而留守井冈山的红三十一团一营则在该地狙击四个团的敌军而取得了胜利,后来毛泽东写诗赞之曰:“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地方。

一行人来到纪念馆,夏天从馆里要了一份介绍,里面写道:黄洋界的起名源于早年来井冈山上开疆辟土的黄姓客家人与本地杨姓人争地盘,因为黄姓客家人受不了本地人的欺凌,而带领族人起事,乱子终于闹到了县官那里。于是,县官就以这座山的山岗为界,划一条界限:山的这边是黄姓客家人住,山的那一边由本地人住,河水不犯井水,谁也不能越界。开始叫做“黄杨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黄洋界。

大家在黄洋界的山坳两边都看了一番,然后停留在靠里的余坪里,申平说:“夏经理,你看对面那远山的景色就是第一版10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听说就是在黄洋界上照的。你看像不像?”

夏天还是第一次听说,好奇地问道:“真的吗?”这时,申平特意拿出一张100元人民币对照后交给夏天,夏天接在手中也认真地端详起来。说道:“还真是这么回事。我是第一次听说。”

在黄洋界上,夏天看那恰似人民币上印着的远山实景,活脱脱就是元朝张养浩的散曲所云: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申平要求夏天将此远山为背景,给他照一张单人生活像,夏天应声为他和周天真各照了一张留影。

人们在黄洋界上游兴将尽之时,导游的三角旗一举,各人便鱼贯上车,回到了井冈山招


状态提示:三一五、紧张:中央批复“要严肃查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