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舰队>第七十二章 炮击望京门
人左右。

到了农历二月二日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完毕的明军开始攻城。

“开炮!”随着王新宇一声令下,一门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攻城大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率先发威的是八门十二磅大炮,首lún_gōng击就把目标对准望京门城楼。呼啸的炮弹砸向密布射箭口的城楼,犹如一记又一记重锤砸在砖木结构的城楼上,砖石瓦片顿时飞溅起来,房顶被砸穿了,墙壁被砸碎了,射箭口被直接砸透。实心炮弹带着强大的动能,把箭楼砸得千疮百孔,躲在箭楼内的清兵惨呼连连血肉横飞。没死的清兵这才知道,箭楼是最不安全的地方,纷纷哭喊着逃离箭楼。

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炮弹呼啸而来,高大的箭楼终于支撑不住,在一片翻滚的烟尘中轰然倒塌。

“快反击!打掉蛮子的炮台!”清军守将谭雄大吼大叫着。

躲在女墙后面的清军炮手把火炮推出来,从垛口处伸出炮口,准备反击明军。

清军的大炮刚刚露面,城下所有的六磅炮和四磅炮就瞄准了清军火炮。一百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喷出一团团火球,炮弹排山倒海,下雨一般砸上了城头,城砖一块块崩裂,女墙垛口就像是积木一样倒塌下来,躲在后面的清兵被飞溅的城砖石头砸得头破血流。

清军只有区区二十多门大炮,无论是射程还是火力密度,都远不如明军的火炮。

王新宇布置的炮台是精心计算过的,炮台位置在清军大炮射程之外,却在自己的大炮射程之内。事先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天地会的情报人员早就摸清了宁波城清军的火炮数量和性能。

宁波城内的清军只有四门仿制的红衣大炮,这种后期铸造的大炮,因为造炮质量不过关,炮的重量很重,口径却不大。三千多斤的大炮,却只能发射七八斤重的炮弹,最大射程大约两里,有效射程不足一里。清军其余的大炮,都是一些佛郎机、将军炮、虎蹲炮之类的小炮,射程就更近了。

明军的新式十二磅攻城大炮,有效射程有三里多;六磅炮和四磅炮的射程也都超过两里,远在清军火炮射程之上。

清军的大炮开火反击,炮弹却在明军炮台前面就纷纷落进泥土中。

铺天盖地的炮弹很快又砸了过来,砸到城头上。有不少炮弹直接击中了清军的炮位,一门门大炮在城上弹跳起来,又砸翻了大炮后面的清军炮手。还有些大炮被炮弹击中,跟随着轰然倒塌的女墙垛口的砖块一起从城头滚了下去,掉进护城河中,腾起了水花。

不到半个时辰时间,明军一百多门大炮就已经射出了一万多发炮弹,城头暴露了目标的清军火炮全部被摧毁,城墙被打得坑坑洼洼的,城头上的女墙垛口倒塌了一大片,露出光秃秃的城头,使得守军失去了遮挡物。只是范承谟留有后手,还有一部分清军的火炮却没有暴露,只等明军步兵开始攻城的时候,这些炮才会对明军轰击。

“盾车冲!开始填护城河!”王新宇下令道。

两千多名辅兵和民壮推着一百多辆满载着沙袋的盾车,向宁波城的方向推近。

看到盾车靠近,留了一手的范承谟下令,把留着当后手的虎蹲炮和小型佛郎机炮都搬上了城头,对准了越来越近的盾车开炮。

“轰轰”城头吐出了火舌,十多门火炮同时开火,争先恐后窜出炮口的炮弹向正在推上来的明军盾车砸去。

不过滑膛的前装炮本来精度就不高,更何况是这些质量很不可靠的小炮。

十多发炮弹砸了过来,因为盾车的阵形本来就很疏散,十多发炮弹大部分都落了空,只有一辆盾车被炮弹击中。

中弹的盾车前面的护盾顿时四分五裂,破碎的木板碎片就像是弹片一样四射,盾车后面推车的辅兵发出一片惨叫声,数人当场阵亡,十多人受伤。

清军的小炮刚刚开火,就遭来了明军最猛烈的火力反击。一百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就算是精度再差,都能击中十多门清军的火炮。

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在城头上,清军残余的大炮接二连三被击中,有的大炮被射来的炮弹砸扁,有的大炮满地乱滚,有的大炮跌落到城下。清军炮手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盾车推到护城河边,辅兵们从车上搬下沙袋,丢进护城河中。

城头上,清军的火箭和鸟铳弹丸下暴雨一般泼洒而下。火箭射在前面抹了湿泥土,外面又披上湿毛毡的盾车上,火焰转眼熄灭。不过有不少正在把沙袋丢进护城河的辅兵来不及退回到盾车后面,就被城头射下的乱箭和弹丸击中。有的人倒在护城河边,有的人惨叫一声直接就跌落到护城河中。

“轰轰”明军的大炮再度发威,轮番射击的炮弹接二连三飞上城头,砸得垛口四分五裂,正在放枪放箭的清兵接连倒下。

明军弓箭手和火枪手也往前推进,琼州军的弓箭手已经全部换上带有滑轮的复合弓,这种弓十分省力,因为节省了拉弓的力气,可以专心瞄准。只要一名普通的成年男子,就能拉开原本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开的强弓,射出威力强大的利箭。而且使用这种弓,弓箭手的训练时间可以缩短。

弓箭手还是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弓箭的射速比火枪快得多,能形成压制火力。

当然,弓箭手的缺点是复合弓价格太贵,羽箭的成本也比枪弹高得到。不过对于不缺钱的王新宇来说,这些缺点都不算什么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炮击望京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