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钟爱之国>第237章 谁偷吃了我们两个蛋
上,就能保证明年汛期继续施工,这样就可以确保明年年底完成全部沿江堤防跟沿江路路基工程。

绸城开发办要求提速的,是绸城河汇入嘉陵江这一段的堤防。这一段是河口,滩涂面积很宽,如果按按长委骗钱的方案做,会放弃利用这块滩涂,堤防退近现在的河岸,用不着加快速度,也能在明年汛前完成。

绸城在土地抵偿上尝到甜头,想把堤防往河口外移大约六百米,把这一块长约两千米,宽六百米的三角形滩涂全部防护进来,形成一块大约一平方千米的可利用土地。这样堤防长度就会增加约一千两百米。

这样的方案专家组和规划其实通不过,因为现有的水文资料是以历年观测数据积累推算的,在这个资料基础上,这样做实质上是把河道挤窄了五百米,对汛期行洪当然非常不利。后来那么多被不大的洪水就淹没、冲毁的城镇,大部分就是这种侵占了河道的情况。

老祖宗们的龙王庙,其实就是多年观察后,建筑在多年洪水线以上,一般情况下是冲不到龙王庙的。除了特别例外的超多年不遇的洪水,才可能淹没到龙王庙以上。

所以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而是老祖宗们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知道哪里是最低位置。你非要把房子建在洪水线以下,冲了我也不捐款,就这个意思。

绸城正面嘉陵江,上下游各有一条小河,三面临水,历来就是水患严重的城市,历史上全城被淹都有好几次记载。

这个城市的龙王镇河塔,修在绸城对面的龙门山的小山尖上,离河面至少三百米高,除非核战争,估计是没可能有那么高的洪水去冲了它的。

据历史那厮记载,这个城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都没人敢去绸城河口修建任何建筑,现在绸城开发办敢去,当然也不完全是傻大胆。

嘉陵江全江渠系化治理已经全面展开,几年十年后,这条江就是个渠道,沿江全是调节水库。上游主要支流也会做成梯级电站,这样沿途挡水储水,洪水是再也威风不起来的了。

绸城在这个背景下,做一些填江造地工作,也是可以的。再说他们现在有钱,这块地圈出来后,就是绸城旧城上游唯一的地块了,再过去绸城河就是山,能发展的就只有下游方向。

这块地总面积约有八百亩,除了公共占地和道路,余下可出售面积至少也有五百亩,这块地就不是一二万的价格了,这里离旧城区就一条街,现在的出售价也得二三十万一亩。

卖地的费用抵偿全部工程费用后,还能剩下几个的。这样又有政绩,又不花钱的事,当地肯定是要集中力量抓落实的。

叶芦伟报告还没看完,何二流的电话也打了过来。原来人家在忽悠他拿下这块地,他不敢私自做主,打电话想问问伟哥的意见。

叶芦伟做了个简单的测算,发现就算拿下这块地,开发出来也没人买得起。前世这块地是最先开发的,因为没有搬迁拆迁什么的,有老板投钱进来开发成了第一批商品房,不过也不是出售给私人,而是出售给各机关单位。

现在各机关单位的房改资金,已经被叶芦伟忽悠去了旧码头一带的“高尚”住宅。绸城三五年之内能出资买得起房的,基本被叶芦伟一网打净。

哪里去找人来买房?打工的?早呢,第一批能在“城里”买房的,得等乡下学校、银行、邮局什么的全部撤回城镇后,他们才会被迫为了子孙后代的教育和生存,开始进城买房,时间大约是十年以后。

跟何二流说了原则,地可以拿,以嘉陵江全江治理没完成,洪水安全没有保证为由,只交保证金,不交全款,至少拖五年后开发,不然就没意思。而且就算是五年后开发,都不如把钱直接扔在下游现在才二万一亩的土地上,坐等百倍以上收益。

何二流跟叶芦伟沟通后,终于听了叶芦伟的建议,放弃了这块地。为了维持地方关系,又聪明地在下游未来的cbd中心圈了两百亩,开发成一个“花木基地”,地块是商业和住宅综合用地,栽花木的意思就是拖。

绸城现在有一些地方企业眼红旧码头的地价房价飚升,认为绸城河口那块地位置不比这边差,又没有搬迁拆迁费用,只有更好,于是几家建筑企业联合贷款吃下了这个坑。

叶芦伟不想自己第一个市政忽悠项目搞成烂尾工程,以自己的咨询合同包括全部堤防为由,找绸城办把沿江堤防抓在了自己手里。无论他们的地块最后怎样,哥的堤防总要顺利完成,可不能让他们拖成烂尾工程,坏了哥两世英名。

把大的方案原则列了个清单,扔给姜玉敏去做细部方案,最后再传给孙宝国做成实施方案。咨询公司现有的十几个人,都是专业性和服从性很好的,所以运行还算顺利。

今年一分公司分来的几个大学生中专生和青工中,有几个是叶芦伟最好的朋友,上次去大河营地,句蓉梅闹着厕所太烂,坚决要走,所以跟今年的青工面都没见着,更不用说什么好朋友了。

这帮才参加工作的二货既然跟叶芦伟是朋友,当然个个心比天高,大学的要考研,中专的要考大学,青工要考大专中专,现在正忙着学习呢。

叶芦伟不想去打乱他们的节奏,让他们循着上一世的足迹,利用中万局的培训系统,顺利完成再教育后,再去试试勾他们回来哥的公司,看能不能跟他们再


状态提示:第237章 谁偷吃了我们两个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