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钟爱之国>第238章 还是圈地
这地方看过,因为小河河口段有三百米堤防是嘉陵江治理范围,目前暂未实施就是因为地基处理问题没解决好。

叶芦伟带全体成员来看,意思很明显想在这里搞个大变更。咨询公司几人研究良久,还是想不出换填之外的更好办法。

姜玉敏看几人汗都要急出来了,有点可怜他们,出言提醒大家头抬高些,眼光看远些。最后直说去更上游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这帮被计划经济捆绑多年的二货还是没想到上游能有什么办法。

姜玉敏提示时看叶芦伟没反对,干脆拉上人上车,往上游开了三公里左右,站在那个位置,可以看到小河被前面的一座几十米高的小山包一挡,被迫向左边的绸城方向转弯,造成这两公里多河段面向嘉陵江上游逆向汇入。每到汛期,嘉陵江水就会顺河道冲进小河,把这一带淹没。

大河涨水小河满,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条小河的问题就是面向大河上游,水不是漫上来的,而是冲进来的,每年带来的淤砂淤泥就要严重得多,搞得这方圆几个平方公里全是长满芦苇的滩涂,没办法可以利用。

孙宝国到底还是脑子够用一些,姜玉敏带着他们到了这个位置,要再想不出办法,那就真的没机会做什么大项目主管了。

方法简单,炸开对面的小山包,把小河改道右转,导引向嘉陵江下游。这段人工河道长不过一公里多,开采出的石料,正好可以用来回填堤防,以及在这里做一道低坝,把上游堰塞成一个人工湖,水位抬高后,不但利于排水,也能给培训学校区域形成备用水源地。

初步方案出来,细节就是咨询公司绸城项目部的事,叶芦伟没做其它安排。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成本的,一些细节难免会有瑕疵,不过那又怎么样?有了人才,这点成本就是小事。

果然,孙宝国还是有料的,花了两天时间去找绸城水利局协调,让他们提出在小河河口上游洪水波及不到的位置,建设一个绸城备用水源地水库,然后开挖形成新的入江渠道。这样的方案其实是十来年后,嘉陵江经常被严重污染,造成饮用水困难时,才最终修建的。

几年后绸城扩建到培训学校这一块区域,为了这三平方公里的滩涂,只是把小河改了道,并没有做一个水库。

孙宝国给水利局提供项目和方案,他们只需要找资金落实,对水利局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都知道绸城在流域治理上刚赚了一把,如果不能把这笔资金尽快抢一些在自己的地盘,等用完了就只有哭。

水库方案扔给水利局去头痛,绸城开发办对咨询公司提出的将小河先改道的方案展开了讨论,汇报到大领导那里后,一切就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三平方公里,四千五百亩荒地!就算两万块一亩,这也是近亿!

咨询公司接来绸城开发办的新委托,名字叫“小河口新区土地整理项目”,开始分派人做细部方案。包括中万局一分公司绸城堤防项目,都抽派人参加方案拟定,因为这个方案一定,嘉陵江沿江堤防会向下游顺延两公里,属于他们的合同范围。

当晚叶芦伟兑现请大领导吃饭的承诺,两人在湖宾开了个小包间,单独小聊了一会儿。叶芦伟处处为建设业主的资金着想,这事很对大领导胃口,不到一年时间,把绸城搞成一个大大的建筑工地,却没花绸城地方一分钱,还给他们赚了一个亿,这事相当的给领导提分。

大领导姓覃,这时代还比较少见的高学历领导,人家是某高校的研究生,并且不是“在职研究生”,是正经考过读过的。

叶芦伟因为郭佩佩的关系,后来大领导去沿海当副省时,还一起吃过饭。覃硕士现在才三十多岁,来绸城的原因不明,不过很快就会调去更重要的岗位,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叶芦伟干净利落的几个建设方案,给覃领导印象非常好,特别好的是还不贪财,主要的热点地块都不要,专挑冷门地块,给领导们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

叶芦伟没敢给领导讲一个真实的笑话。说霾都一个傻二,八十年代初把自己家的四合院卖了三十万,拿着钱去下海劳心劳命地打拚。三十年后身家过亿,志得意满地回霾都想买回祖宅。去中介一问,最低的四合院都要一个亿,他自己家的屋子,刚刚有人出手两亿买下。这傻二当场一口淤血喷出,仰面倒地而亡。

地产这事,最近二十年,等着就好,折腾个毛线,越折腾越浪费。

大领导是儒雅人,跟叶芦伟这种“小商人”吃饭,多少是要给点好处的,不然体现不出领导情怀。吃完饭后第二天,水利局的“小河备用水源水库及下游土地整理方案”咨询委托合同就送到了叶芦伟手里。

叶芦伟也是明白人,这是大领导返的红利呢,收下。

小河河口地块十年后才有商业开发价值,现在由大西南丝绸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租用下来,整理成养殖用地,租期二十年加五十年。嗯,江湖规矩,前二十年租金用于整理处治这块滩涂,后五十年租金每十年一付,年租金五十万。

这块地在地图上都属于“无行政归属”的国家的地,地方国土部门都不知道有这么块可资利用的地呢。

绸城开发办离这里足有七八公里远,中间还隔着一个乡呢,现在平空多了块三方平方公里的“飞地”,高兴得要跳起来。这一年五十万是纯捡来,可以直接进入小金库


状态提示:第238章 还是圈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